搜尋
繁體中文

ColoClear® 無創大腸癌基因篩查測試

大腸癌為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,在2019年,大腸癌的新症共有5,556宗1,佔所有癌症新症總數的15.8%1。大腸癌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,根據2017年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統計,49%的大腸癌病例2都在晚期時才被發現,令治療變得非常困難。雖然患上大腸癌的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上升,唯大腸癌是其中一種最有機會預防的癌症之一,只需及早進行大腸癌篩查檢測,可有效發現腺瘤及早期結直腸癌,大大增加完全康復的機率。
產品編號: ColoClear
HK$3,000.00
i h

大腸癌基因篩查測試有甚麼作用?

ColoClear是一個可偵測早期患大腸癌風險的非入侵性、無痛及在家採樣的大腸癌多靶點糞便基因(FIT-DNA)測試。透過少量糞便樣本就能偵測早期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ColoClear亦是唯一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(NMPA)認證的結直腸癌篩查檢測,其陰性預測值及靈敏度分別高達99.6%3 及96%3。此檢測亦經過針對亞洲人群的臨床研究驗證。

甚麼人士適合使用ColoClear?

一般來說,40歲或以上人士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較高,當中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人士:

  • 有大腸癌家族病史
  • 有惡性結直腸腫瘤病史
  • 曾有大腸瘜肉
  • 有盲腸炎病史及/或曾切除盲腸
  • 腸道不適的症狀(例如腹瀉、便秘、腹脹及便血),包括較年輕的人士(18歲或以上)

為甚麼我需要進行大腸癌篩檢?

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資料顯示,大腸癌是大腸或直腸細胞的異常生長,有機會侵入和破壞鄰近的組織,甚至擴散至其他身體器官。大多數大腸癌是由一粒細小的瘜肉慢慢長大而形成。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有大腸瘜肉,大部分瘜肉都是良性的,少部分則有演變成癌症的風險。‍由於大腸癌瘜肉演變成大腸癌的過程需時5-10年時間,因此只要養成定期篩查的習慣,就能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患上大腸癌並能增加完全康復的機率。

ColoClear的準確度、靈敏度和特異性有多高?

ColoClear對大腸癌得出的陰性結果準確率為99.6%。而陽性結果準確率為95.5%。此外,ColoClear能以 63.5%的靈敏度偵測到晚期腺瘤。晚期腺瘤比瘜肉更為嚴重,亦有更高機會發展成癌症。ColoClear對大腸癌和晚期腺瘤的整體特異性 (陰性結果,没有癌症或晚期腺瘤) 為87.1%。

ColoClear篩查後測試結果呈陰性或陽性代表了什麼?

「陰性」測試結果表示在糞便樣本中沒有大腸基因病變及/或便血,患上大腸癌或腺瘤的機率較低。「陽性」測試結果則表示在糞便樣本中檢測到大腸基因病變及/或便血,可能與大腸癌病變有關連,建議進一步向諮詢醫生意見以作跟進。

ColoClear與一般大腸鏡檢查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的分別是?

ColoClear為非入侵性的篩檢,只需在家中進行,透過提交的糞便樣本偵測結直腸癌以及良性腫瘤。相對於大腸鏡檢查或乙狀結腸鏡檢查,你無需因此而調整飲食習慣、服用任何藥物或專誠請假到醫院或日間手術中心進行腸鏡檢查。此外,測試套裝更附贈送貨服務,讓您舒適地在家中收集樣本。啟動套裝後,您亦可預約上門收取樣本服務。

多靶點糞便基因 (FIT-DNA) 測試是甚麼?

多靶點糞便基因 (FIT-DNA) 測試技術屬新一代的DNA技術,結合了最先進的糞便基因技術和傳統的糞便免疫化學(FIT)測試技術。此項革命性的技術可檢測多項生物標記和血紅蛋白,並分析樣本是否存有可能由癌症或瘜肉造成殘留血跡或異常基因。

政府已提供免費的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,我還需要使用ColoClear嗎?

現時政府的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只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接受篩查服務。參加者可獲安排進行大便隱血測試,以檢驗糞便內是否有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。唯大便隱血測試有其限制,並非百分百準確。若大便中驗出隱血,需要進行診症並輪侯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。相反,ColoClear 不但是非入侵性,而且方便快捷,可在較短時間內得悉對大腸癌的篩查結果。

另外,目前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對象並未有涵蓋50歲以下人士,由於大腸癌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,年滿40歲人士患上大腸癌的風險也逐漸提高,及早開始定期篩檢是最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。

甚麼情況下不適宜使用ColoClear

如您正遇到如下情況,請暫時不要使用ColoClear 測試套裝。

  • 月經週期
  • 腹瀉/大便呈水狀
  • 血便(例如:痔瘡出血)

由於上述情況會增加糞便樣本被血液和/或異常細胞污染的可能性,這些血液和/或異常細胞不一定是由大腸癌引起的。因此,並不建議在上述情況下進行測試。

若您被診斷出患有以下疾病之人士,亦請不要使用 ColoClear測試套裝。

  •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病 (FAP)
  • 克羅氏症
  • 炎症性腸病 (IBD),包括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(CUC)

病人一般需要相隔多久進行大腸癌篩查?

如您的大腸癌糞便基因測試結果為陰性,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建議,您應在之後的每3年進行一次大腸癌篩檢。如曾有家族大腸癌病史、遺傳或其他高危人士可考慮在45歲以前開始進行大腸癌篩檢。美國癌症協會建議高危人士應每1至3年進行定期篩檢,您亦應向醫生查詢您的大腸癌風險。

 

參考資料:

1. Hong Kong SAR.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, Department of Health. (2022). Colorectal Cancer. 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5/51.html

2. Hong Kong SAR.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, Department of Health. (2020). Non-Communicable Diseases Watch - Fighting Colorectal Cancer. https://www.chp.gov.hk/files/pdf/ncd_watch_january_2020.pdf

3. People's Rupublic of China. 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. (2020).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报告: CSZ2000050.

產品標籤